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2024/8/20 来源:不详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22039760

夏至盛夏伊始

夏至,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每年6月21日至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为夏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

夏至是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也是创立二十四节气体系的始点性节气。夏至的发现,缘于古老的天文观测。至迟在殷商时期,中国古人已经能够通过“圭表测日”的方法确定夏至和冬至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诞生和发展,学者大多认为经历了一个从“两至两分”,到“四时八节”,再到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过程。可以说,正因夏至的发现,才真正开启了中国人创制、发明二十四节气的过程。

夏至三候

1一候鹿角解

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2二候蜩始鸣

后五日“蜩始鸣”。古时楚称蜩(tiáo),秦晋称蝉。蜩螗(táng)沸羹,叫声沸稠为粘羹,多美的形容!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螗小而绿,叫声尖锐急促,它立秋后才鸣,也称寒蜩、寒蝉、夏蝉,为区别于“知了”,俗称为“都了”。它一叫,秋色厉,都该了了。

3三候半夏生

再五日“半夏生”。这意味着夏天过半了,后半夏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它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所以,作为一种中药材,主治半开半阖之病,协调中枢。如治伤寒寒热,是少阳之枢半开之病;治喉咙肿痛,是少阴之枢半开之病。

“夏九九”你会数吗?

我们很熟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关于冬至的九九歌,其实,夏至也有九九歌。“夏九九”以夏至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北方农村的“夏九九”歌是这样的: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

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

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

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在古代,夏至之时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肉类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谓之“夏至饼”。夏至这天,古时还有食麦粽之俗,而且亦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夏至,最重要的节气之一

据说,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也曾是一个传统节日,古代叫“夏至节”或“夏节”。

夏至可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气。在古代,这个节气就已经格外被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呢?

《史记》中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古人会在“夏至节”祭神,因为夏天农作物欣欣向荣,但水灾虫患也多了起来,所以在夏至这天,会举行祈祷丰收、消灾减灾的仪式。

除了祭祀活动,还有什么能表达古人对夏至的重视呢?当然是放假。

清代之前的夏至日,相当于“法定节假日”,全国放假一天,名曰歇夏。

在富裕悠闲的宋朝,夏至甚至是三天小长假连放,百官都可以不用上朝,愉快地回家玩耍。

回到我们最关心的点,古人最看重养生。

“夏至一阴生”,他们认为夏至是一个阳气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古语有云“阴阳争,死生分”,对于看重阴阳、重视养生的古人而言,夏至是非常特殊而重要的节气。

而到了现代,人们对夏至的重视程度没有那么高了,没有什么隆重的仪式(放假都不安排一天),但是小编想说的是:

夏至作为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个节气,这时候气温多以闷热、多雨为主。从中医学上讲夏至也是人体阳气最盛而阴气滋生、阴阳交替的一个时节。

在这个节气里,很多人都会出现身体不适、胸闷气短的现象,因此在夏至做好各方面的养生工作至关重要!

夏至养好生,一年少生病

夏至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日照充足、气温较高,白天温度多在30℃以上。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该怎么过才能舒适度过呢?这两个养生重点,大家一定要掌握好!

1养心护阳

夏至前后,很多人会感到外热内寒、上燥下湿,出现口臭、鼻干、足癣、痔疮发作、半夜易醒、心烦意乱、脾气暴躁等问题。

这种情况带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与夏季属火,五脏对应心有关,时常拍打心包经保持经络畅通,身体的这些小毛病都会慢慢改善甚至消失。

心包经其实很好找,它就位于手臂内侧正中线上,用对侧手掌稍稍用力拍打,重点拍打肘窝——肘窝是心经、心包经和肺经通过的地方,适度拍打可以帮助疏通身体经络。

特别注意:身体太虚的人,记得不要拍得太用力,可以在肘窝这里轻轻推揉就行。

食疗养心气:

夏季暑易伤气,加上人体的心火外泄得厉害,大量出汗,耗气伤津,都是在损耗心气。教大家做一个甘麦大枣粥,几个简单的食材即可养心调肝,滋养阴液,充足心气。

甘麦大枣粥

材料:白糯米50克,小麦50克,红枣10g,甘草15g,食盐或红糖适量(三人份)。

做法:红枣去核切丝。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转小火煮1小时后,煮至粥粘稠,调味即可。

这碗粥源自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记载的一个方子——甘麦大枣汤。

原方中:甘草,甘入脾,温中补气;小麦入心经,能降燥热,补虚养心;红枣养气滋阴。甘麦大枣粥加了糯米,能补中气、健脾胃、止虚汗。

夏天喝上这样一碗粥,让人感觉心满意足,整个人都精神爽朗,气力充足。

2防暑祛湿

天气一热,很多人就琢磨着吃点清凉消暑的东西:如冷饮、凉茶等等。嘴是享受了,肠胃不舒服,拉肚子也跟着来了。

想要清热不伤脾胃?小编更推荐:扁鹊三豆饮,这道汤出自神医扁鹊,从名字可以看出来是由三种豆子组成:

清热解毒的「绿豆」

利水消肿的「赤小豆」

补肾解毒的「黑豆」

做法也很简单:

取绿豆、赤小豆、黑豆各30克,先将三种豆子提前浸泡一个晚上。在锅中加入这三种豆子,以及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等到豆类煮烂,就可以出锅了。最后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这三种豆子都很家常,一般家庭都常备有,熬煮方法也很简单。但三者搭配在一起,解暑、清热、健脾、祛湿、又能清润肝胆。夏季解暑选它就对了!大家不妨试试哦~

所谓暑湿,除了防暑,更要祛湿。

《理虚元鉴》特别指出“长夏防湿”。

夏季具有高温、多雨、潮湿的特点,空气中湿度最大,所以说“湿”是夏季的主气。因此,夏季祛湿也是我们重要的养生内容。

除了远离潮湿环境、利用空调等设备除外湿,我们还可以借助饮食利湿+穴位祛湿。

饮食利湿:

鲤鱼、赤小豆、金针菜、莴苣、薏仁米、白扁豆、山药、茯苓等,都有不错的祛湿作用。

推荐大家可以常喝陈皮普洱茶,普洱茶可消脂,陈皮能健脾,两者合二为一有健脾燥湿、顺气和胃、祛湿消脂的功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7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