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除湿健脾,食疗有三招

2024/8/18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http://www.t52mall.com/m/

清明时节,东风解冻的冰雪,皆散化为雨,天地间多了寒湿之气,自然界的寒湿之气容易影响人体的脾胃功能。

黄帝内经中提出四季养生原则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清明节气之时,要注意体内阳气的养护,同时也要顺应阳气生发之性,饮食上不能过食生冷寒凉之物,仍要以偏温性食材为主。

一、食粥,补脾养胃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春时宜食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消化吸收,而且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在雨水节气,可选择具有健脾祛湿的食材和药材,如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莲子、赤小豆等,熬煮成粥来养生。

这里推荐一道山药陈皮粥:

山药50克、广陈皮5克、红枣20克、小米50克。

健脾理气,补肾涩精。

尤其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脾虚咳喘、病后体弱者食用。

其中陈皮,味辛、味苦,性温。归脾、肺经。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功效。陈皮以年份越陈者药效越好,广东新会陈皮为道地药材。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功效。河南焦作山药为道地药材。

二、食芽,消食化滞

此时节各种芽类蔬菜正当季,例如豌豆苗、黄豆芽、枸杞芽等,芽类蔬菜可以鼓励生发之气,同时也有利于消食化滞、肝气疏通,健脾和胃。清明节气食用五谷之芽能得春季天地之精气,有助于机体阳气生发,《本草求原》:“凡麦、谷、大豆浸之发芽,皆得生升之气,达肝以制化脾土,故能消导。”

在这里推荐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生麦芽有健脾和胃,疏肝行气功效,炒麦芽有行气消食回乳功效,焦麦芽有消食化滞功效。

清明节气适合食用生麦芽,因其健胃消食的同时,还有疏肝行气的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舒肝宜生用,炒用之则无效)。盖肝于时为春,于五行为木,原为人身气化之萌芽,麦芽与肝为同气相求,故善舒之。

”凡由肝郁引起的各种病症,如肝胆疾病、胃肠病、神经官能症、乳腺病、甲状腺疾病、月经不调等,均可用生麦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取生麦芽10-30克,沸水闷泡后,频频代茶饮用。也可用10克晒干的大麦芽与克大米一起煮粥。

在这里说一句,普通的大麦茶没经过发芽,而且是炒过的,只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没有疏肝行气的作用。

三、食青,疏肝排毒

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

春季属木,在人体对应肝,雨水养生,重点要养肝。中医认为青色入肝,在雨水节气,应适当多摄入绿色食物,其中绿色食物主要包括各种绿叶蔬菜,比如莴笋、菠菜、荠菜、芹菜等,而这些绿色蔬菜也正是清明节气前后应季蔬菜。

莴笋、青笋。菊科植物莴苣的茎叶。

味甘、苦,性凉。归肝、胃、大肠经。

疏肝排毒,清热利水。

自古以来,就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食疗也是历代中国医生高度重视的疾病治疗和预防理念。

在长期的发展中,它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在国外也有相当的声誉和影响力。

中国有自己系统的食疗哲学和方法。如果我们想健康长寿,我们在平时也应该注意学习这些知识,从饮食疗法开始。

这本《百病食疗大全》详细介绍了不同中草药药性和食物的特性,精选了一千多个绿色、安全、有效食疗方子。

可以让我们在家里进行饮食治疗,并通过饮食治疗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中国食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食疗文化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依然辉煌,它仍然是现代人的必修课。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还是要有一定的饮食文化。

制作这本《百病食疗大全》、《老偏方》、《中医养生治病》的方法是使用简单的食物,如炖、煮、蒸等。从未烹饪过米饭的人也可以轻松制作。

此外,《百病食疗大全》书中食疗方子涉及的食材都是绿色和健康的,没有任何副作用。

都是一些我们平常吃的食物,价格也很实惠,制作方法也很简单。

书中的描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只要你有双手,你就能做到。

养生,健康取决于!只有保持健康,我们才能实现长寿的目标!这套《百病食疗大全》、《老偏方》、《中医养生治病》是养生的必备处方。

如果它与中医药和中医药相结合,您将不会寻求治疗。这套食疗文化是老一辈中医通过几十年的科学实验整理出的成功案例的良方。

它非常实用,值得让每个家庭都做好准备!现在商店里有活动,一册只需59元。

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

拾VV彩色图解全3册百Bing食疗大全精选¥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