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科学家在人体血液内发现微塑料,或已
2022/7/18 来源:不详点击蓝色字体免费订阅,更多惊喜等着你
当今社会,塑料产品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了,我们经常喝的矿泉水,牙刷杯子等等,都与塑料挂钩。
塑料带来了生活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健康危害。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被称为“微塑料”,极小的体积让我们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
但是,多项研究已证实,微塑料已“入侵”人体!
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3月24日,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知名期刊《国际环境》上的一项研究称,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人类志愿者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
研究人员检测了22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样品,发现在17人(77%)的血液中都存在微塑料颗粒。
其中最常见的塑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这是历史上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
更让大家无措的是,这些微塑料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是未知的。
而且,从科学上分析,这些微塑料通过循环系统到达全身各个器官也是不无可能的。
微塑料进入人体,有什么危害?
对于微塑料,吸入、摄入超过一定的量,恐会引起身体不适。
目前,超过种生物被发现摄入了微塑料。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都在被它威胁着。
⊙引起炎症反应
⊙消化道损伤
⊙破坏免疫系统
⊙导致癌症等多种疾病
……
微塑料的危害那么大,我们体内的塑料来自于哪里??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食物、水体、空气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中,可以随着每天的呼吸、饮食等进入到我们体内。
这些日用品里都藏着微塑料!
大多让人意想不到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秦潇等人刊登在《生态毒理学报》上的文章中,详细列出了微塑料的可能人体暴露途径。
除了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塑料制品外,还有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物品中也藏着塑料微粒。帮大家简单梳理了几种情况↓
1瓶装水年《环境科学与技术》上的一篇论文估计,人类每年摄入的微塑料量高达3.9万~5.2万颗,那些爱喝瓶装水的人,每年可能会摄入21.1万颗微塑料。
此外,外卖杯表面涂有一层聚乙烯,降解后会碎成小颗粒,可能被人吃下去。
2果蔬等农作物一项中国和荷兰的联合研究发现,莴苣和小麦作物根部的裂缝可以吸收土壤和水中的微塑料,然后传播到可食用部分。
这意味着,通过食物链传递,微塑料可能存在于我们的所有饮食中,包括谷物、蔬果、贝类、牛羊肉、奶制品。
3一次性纸杯喝热饮年11月,来自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危险材料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一次性纸杯中装上热饮,在15分钟内会向饮料中释放大约25,个微米大小的微塑料微粒。
4水产品微塑料被水生生物摄取而进入食物链,进而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可能是人类微塑料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
人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水产品被端上人们的餐桌,这就使得微塑料颗粒进入人体,进而影响生命健康。
年,欧洲肠胃病学会首次报告在人体粪便中检测到多达9种微塑料,直径在50微米至微米之间。这提示我们,微塑料会到达人体肠胃,可能影响消化系统。
5茶包茶包袋本身可能添加了塑料,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在加热到95℃的水中浸泡一个茶袋,可能会在杯子里释放出大约亿个微塑料颗粒。
如何远离塑料危害作为个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01少用塑料不论是塑料袋、保鲜膜,还是外卖包装盒、奶茶杯、塑料吸管、瓶装水,这些都离不开塑料制品,少用一些,就能减少一部分危害。
如果一定要使用,建议选择可降解的产品,既保护环境,又保护自己。
此外,我们日常所用的茶包袋本身也可能添加了塑料,热水冲服,危害更大。
02少穿塑料一次性棉柔巾、湿巾、成分为“聚酯纤维”的衣物等虽然很柔软,但实际上都是“塑料制品”。
比如时下流行的摇粒绒,通常是由回收塑料制成的,其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微纤维成分。
我们日常穿着、洗涤、使用这些物品时,脱落的纤维很可能会被我们吸入体内。
03少“洗”塑料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提出,到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平时,大家在购买诸如洗涤剂、消毒液、洁面、沐浴露等产品时,也要注意选购“无塑料添加”的产品。
04塑料不乱扔塑料制品不要乱丢乱放,做好垃圾分类回收,这样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对人类自身的伤害。
本文由养生中国综合自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等。
喜欢就分享出去吧!记得点个“在看”再走哦!
↓↓↓↓↓点击下面链接观看往期精选:
97岁经络学家:我有一种锻炼法,希望帮助人人活过岁!(人民日报力荐)
权威研究:主食吃得少,寿命长不了!这个人不吃主食,7年后竟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