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霜霉病,菌源不相同,黄瓜白菜大葱
2025/5/5 来源:不详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nb.ifeng.com/a/20171201/6196943_0.shtml
就在前几天,有网友留言给我说,自己当地的菜农们种植黄瓜,每年都易发霜霉病,即便是发病后用药,防治的效果也并不理想。留言的网友想知道,霜霉病啥时候规避用药好?今天恰巧有时间,我们就借此机会来说说这个话题。
霜霉病这种病害,在以黄瓜和白菜为代表的葫芦科和十字花科中的多种蔬菜以及大葱、洋葱、莴笋、生菜、菠菜上都特别易发。不过,致使以黄瓜为代表的葫芦科多种瓜类蔬菜感染霜霉病的致病菌,是与十字花科多种蔬菜霜霉病、大葱及洋葱霜霉病、莴苣与生菜霜霉病、菠菜霜霉病的致病菌都是不一样的。假如在防治时没有注意区别这种不同,选择可用药剂或施药的浓度时,难免就会出现“药用了,病害的防治上却并没有显示出应有也期待的效果”。
黄瓜霜霉病由真菌中的古巴假霜霉菌侵染而起,从被害植株叶片上的气孔、水孔侵入,也能直接侵入,发病前的潜育期是3——5天。古巴假霜霉菌除了侵染黄瓜外,丝瓜、苦瓜、冬瓜、南瓜等多种其它瓜类蔬菜也都属于古巴假霜霉菌侵染危害的对象。温度20——24℃、空气相对湿度83%以上,晚上植株叶面结露,有利于病害流行。气温在15——16℃,被古巴假霜霉菌侵染的黄瓜就可以发病。
想要规避预防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初花期和采收盛期是两个关键的预防性用药时间节点。种植黄瓜的菜农,可选择为黄瓜喷雾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等,每10天1次,视田间具体气温和湿度状况确定预防用药次数。
白菜霜霉病是由真菌中的寄生无色霜霉菌侵染所致,寄生无色霜霉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只侵染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萝卜、甘蓝、青花菜、芥菜、榨菜、菜薹等都能被其严重危害。气温8——12℃,该病菌产生孢子囊。气温7——13℃、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最适宜寄生无色霜霉菌的孢子囊萌发。气温16℃左右最适合该病菌侵染。早春或晚秋,北方室外气温16——24℃,空气潮湿时,白菜易发霜霉病。
预防规避白菜霜霉病,应当抓住莲座期和包心初期用药。常用药剂包括,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2.2%霜霉威水剂——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倍液等。需要提请注意的是,选择上述药剂预防白菜霜霉病,应该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等保护性药剂相互交替使用。
大葱和洋葱霜霉病,乃是因为受到了真菌中的葱霜霉菌侵染而起。气温13——18℃,该病菌产生孢子囊。气温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最适葱霜霉菌孢子囊的萌发。萌发后的葱霜霉菌孢子囊会产生菌丝,由气孔侵入寄主大葱或洋葱。华北与西北地区,每年5——6月和9——10月,长江流域各地每年4——5月和10——11月,各为两个发病高峰时段。
葱农想规避大葱霜霉病的话,需要在发病高峰来临前或来临的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等,喷雾1——2次。如2次用药,间隔期为5——7天。
莴苣和生菜霜霉病,系被真菌中的莴苣盘梗霉菌侵染危害所致。气温6——10℃,该病菌孢子囊萌发。气温15——17℃,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植株叶片上结露时易发莴苣盘梗霉菌的侵染和危害,每年春秋两季均易发莴苣和生菜霜霉病,莴苣和生菜的成株更容易被害。
想规避莴苣和生菜霜霉病的危害,应当考虑在成株期发病前,为植株喷雾使用52.5%的噁铜·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倍液,或72%的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69%的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8%的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等。
菠菜霜霉病,由真菌中的粉霜霉菌侵染后发生,病菌孢子囊形成的适温是7——15℃,萌发适温为8——10℃。适温下,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后,菠菜霜霉病易发流行。规避用药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倍液等。
应该说,同样都叫霜霉病,不同科属的蔬菜霜霉病,其侵染危害的病原菌是不一样的。搞清楚,弄明白,抓住不同蔬菜预防施药的佳期,区别对待,即便是对同一种药剂,也要合理掌握各自适用的浓度,防治起霜霉病,才会事半功倍。不然,不管是错用了药剂也好,还是错用了浓度也罢,防治效果都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