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型杀菌剂,上市不到10年,国内还是
2025/6/19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bdfyy999.com/随着杀菌剂的使用,很多常见的杀菌剂,防治效果越来越不理想,今天介绍一种新型的杀菌剂成分,上市不到10年,专利保护期还没过呢,它就是异丙噻菌胺。#三农#
异丙噻菌胺是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年研发的新型杀菌剂,年开始申请登记,年以来,陆续在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登记和上市。
由于异丙噻菌胺还在专利保护期内,专利期限还有2年时间,其他企业不能生产销售。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目前异丙噻菌胺在中国的登记信息只有2条,一个是原药,一个是克/升的悬浮剂。
先来认识下异丙噻菌胺
异丙噻菌胺从作用机理上来说,是SDHI类杀菌剂,但是由于其独特的噻吩酰胺化学结构,与目前主流的吡唑酰胺类SDHI类杀菌剂不同,从化学结构上来说,属于苯基氧代乙基噻吩酰胺类化合物。
异丙噻菌胺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作用于病原菌线粒体呼吸作用过程;琥珀酸脱氢酶又称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是三羧酸循环的功能部分,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相连,催化从琥珀酸氧化到延胡索酸和从泛醌还原到泛醇的偶联反应。异丙噻菌胺通过完全或部分占据底物泛醌的位点,抑制电子从琥珀酸到泛醌的传递,从而阻断病原菌的能量代谢,抑制病原菌生长,导致其死亡,从而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目的。
同时,异丙噻菌胺具有很强的植物诱导活性,预防性施用或在发病早期施用,可以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卫性抗性反应即系统诱导抗性,提高植物各种酶的活性、增强植物细胞抵抗病菌侵染的能力、增加病程相关蛋白的积累、增加植保素的分泌等,从而使作物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广谱的自我保护作用。
异丙噻菌胺与常见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防治与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害。
异丙噻菌胺具有优异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局部内吸和传导作用,可跨层传导,具有防效优异、持效期长、使用方便等特点。
异丙噻菌胺能防治哪些病害
从登记情况来看,异丙噻菌胺可用于番茄、草莓、黄瓜、莴苣等瓜果蔬菜,柑橘、葡萄、苹果、杏树、浆果类等果树,油菜、草坪等作物。
异丙噻菌胺的防治谱比较广,能有效地控制子囊菌纲、半知菌纲引起的多种真菌性病害,如番茄、黄瓜、葡萄、草莓上的灰霉病,黄瓜白粉病,油菜、莴苣菌核病,草坪币斑病,葡萄果腐病,炭疽病,苹果黑星病等多种病害。
但是,对担子菌类引起的病害活性较低,对疫病和霜霉病等卵菌类病菌无活性。
异丙噻菌胺怎么使用
防治番茄灰霉病:在番茄灰霉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用药,使用克/升的异丙噻菌胺,均匀叶面喷雾,亩用药量为50-83毫升/亩,连续使用时,可间隔7天施药,每季作物最多施药3次,在番茄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3天。
防治黄瓜白粉病:在黄瓜白粉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用药,,使用克/升的异丙噻菌胺,均匀叶面喷雾,亩用药量为50-83毫升/亩,在黄瓜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1天,根据发病情况,根据作物栽培形式、生长阶段调整用药量。
异丙噻菌胺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1、建议与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或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2、混配性好,异丙噻菌胺可与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四氟醚唑、己唑醇或戊菌唑等混配使用,增加防治效果。
3、初次使用时,先进行小范围的试验;药液要现用现配,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
4、使用时,不能与强酸强碱和杀菌剂混合使用,或者需要间隔7天以上间隔使用。
5、使用时,避免对环境条件和有益微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对鸟类和小型野生哺乳动物有毒,对部分水生生物有毒,施药时应避免药液污染河塘等水源地。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远离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施药。蚕室及桑园附近禁用。使用过的空包装应妥善处理,切勿重复使用或改作其他用途。清洗器具的废水不能排入河流、池塘等水源。
6、施药时做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