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生菜莴苣霜霉病高发态势

2025/5/2 来源:不详

霜霉病是由卵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叶部病害,多发生于低温高湿的春秋季节。近期,随着温度不断回升,加之前期连续降雨,生菜/莴苣霜霉病呈高发态势。1.生菜/莴苣霜霉病病原霜霉病菌属鞭毛菌卵菌纲霜霉目霜霉科,为专性寄生菌(活体寄生物),喜温暖高湿环境,发病适宜温度10~30℃,最适温度15~20℃,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病菌主要以孢子囊随气流和灌水进行传播。2.生菜/莴苣霜霉病侵染循环霜霉病主要以菌丝体和卵孢子的形式越冬,越冬后在环境适宜时形成孢子囊,借助气流、雨水、灌溉水或农事操作、昆虫等传播。当病菌传播至寄主叶片上,从表皮或气孔侵入,形成初次侵染,侵染后出现病斑,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的孢子囊,新的孢子囊释放到空气中,并被风吹到健康的叶片上。研究发现,在叶片表面有水的情况下,孢子萌发并能在3小时之内穿透并侵染表皮细胞,造成新的感染。对于设施栽培生菜/莴苣,一般根据作物长势结合棚内温湿度决定用药时间和频次。对于露地栽培生菜/莴苣,一般3月中下旬防治莴苣/生菜,具体时间根据本年度气候条件决定。3.防治方法专家建议,生菜/莴苣霜霉病防控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综合施策。一是种植抗性品种。种植抗性品种是防治生菜/莴苣霜霉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生菜/莴苣品种间抗霜霉病性能差异显著,建议菜农培育、引进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耐病品种。二是注重农业防治。农业防治绿色、经济,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当前,生菜/莴苣霜霉病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水旱轮作、深耕土壤、合理密植、肥水管理、清洁田园等。三是精准化学防控。团队通过前期筛选试验证明,嘧菌酯、烯酰吗啉和氰霜唑等药剂对莴苣/生菜霜霉病防效较好,残留符合国家标准。值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9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