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补不好,有可能是脾虚,补肾补脾同时进行

2023/3/31 来源:不详

脾肾虚寒是什么?怎么形成的?

脾肾虚寒是中医术语,是指脾肾阳虚,阴寒内生,中医认为脾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二者之间相互影响,脾阳不足日久可导致肾阳亏虚,肾阳不足亦可致使脾阳受损。

脾肾虚寒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损伤脾胃,或久泻久痢,损伤肾阳,导致脾肾两伤,或水邪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

脾阳虚、脾阴虚有什么区别?

脾阳虚证,由于温运失司,就会出现纳呆腹胀,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阳虚寒凝,就会出现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阳气不能外达四肢末端,就会导致出现形寒肢冷。脾阳虚不能温化水湿,水湿泛溢肌肤,就会出现肢体浮肿。水湿下注,所以对于妇人患者就会出现带下清稀量多色白。此外,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均为阳虚水寒内盛的征象。

脾阴虚是指脾阴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的濡养,有赖脾气散精输布。若胃阴虚,或脾虚不运,阳损及阴,或饮食营养不足,均可使脾气散精无源而致本证。脾阴虚主要是因为过食辛辣、湿郁化热损伤了脾胃,出现不思饮食、食后不化、胃中嘈杂不适、腹胀、恶心、呕吐、咽干口燥、心烦、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黄为主的一种临床表现症状。

补肾和补脾需要同时进行

脾肾同补是补气养血的关键。补肾不能单一补肾,补肾补不好,很可能是脾虚,补再多也吸收不了;肾能藏精,脾能养精,因此需要脾肾同补,缺一不可。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只有把脾胃调理好了,身体的气血充沛了,才有可能化生精血,调补肾气。

固精补肾丸,可起到温补脾肾的作用,它包括枸杞子、肉苁蓉、小茴香、金樱子、覆盆子、五味子、石菖蒲、牛膝、远志、菟丝子、甘草等中药,具有调理脾肾虚寒、滑精遗精的功效,对于老年人常有的腰膝酸软、肢体无力、畏寒食少等症状,都可以起到改善的作用。

除使用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进行食疗来辅助调理脾肾虚寒的症状,如羊肉羹、糯米粥等,都可起到一定改善的效果。

脾阴虚和脾阳虚患者都要特别注意食疗方法,要特别注意饮食。

脾阴虚者晚饭以粗粮青菜为主,可尝试用糙米、扁豆、荞麦、芡实、莲子、麦片、红薏仁等量混合煮粥。

平时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薏米,栗子,鸡肉,牡蛎。蔬菜有胡萝卜,马铃薯,茄子,空心菜,莴苣等。

脾阳虚者要清淡温热饮食,多吃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大枣、乌鸡等;平日护肾要多吃韭菜、海参、人参、乌鸡等。

禁忌辛辣煎炸和热性食物,不宜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食,避免水湿,注意生活规律,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注意调节情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4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